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部署了6个方面25项具体改革任务,是从中央和国家层面决策部署社会救助工作,将全面推动社会救助进一步完善、规范和落地,兜底保障基本民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加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时时刻刻关注民生,不断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把公平正义贯彻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没有困难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总有一些特殊的群众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针对这样的群体,党和政府就必须站出来,用政策的手段来兜底,确保生活有保障、日子有盼头,让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进入小康社会。这类群体,是脱贫攻坚的关键点,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需要特别关注和对待。在脱贫攻坚进入最后攻坚拔寨的时候出台此《意见》,可谓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对全面完成脱贫任务、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具有重要作用,将稳定民生、温暖民心、凝聚民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社会救助关乎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广泛关注,各级党委政府在落实相关政策的时候必须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加大调研力度,在吃透党中央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情况,创新开展工作,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落实措施和办法,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社会救助工作的问题症结,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拿出切实举措解决问题、堵塞漏洞、补齐短板,让社会救助成为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和脱贫攻坚的“助力器”。要持续深化改革,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创新社会救助方式的基础上,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推进社会救助的实施,简化优化审批程序,利用先进技术方便困难群众,让人民满意、放心。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联席制度,确保牵头部门和落实部门信息共享、工作同步,实现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政策落实、救助效率提升,让社会救助快速、高效、公平到达困难群众手中和心上。要强化监督保障,加大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确保社会救助政策、资金和服务能落实到位,保障受救助群体的权益,同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社会救助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冷暖。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要树牢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扎实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补齐民生短板,提升脱贫质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荆楚网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