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普降甘霖润山乡——谷城县奋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云上谷城 2020-11-02 12:04

谷城县位于襄阳以西,东临汉水,西偎武当,南接荆楚,北通宛洛,素有“川陕咽喉”之称。全县版图面积2553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辖12个乡镇、开发区。虽然地处山区,但谷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魅力之城。这里环境优美,地貌独特,风光怡人,拥有中国避暑山庄大薤山、千年古刹承恩寺、生态南河“小三峡”、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自然景观和旅游胜地。这里绿色根基厚实,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被誉为“绿色生态之乡”“避暑度假天堂”。然而,天生的资源禀赋并没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向往已久的富裕而幸福的生活。

汇聚脱贫力量

作为全省37个贫困县之一,谷城60万山区儿女祖祖辈辈生活在与贫困抗争的日子里。

这里虽然是“五谷”发源地,因历史上盛产水稻、棉花,素有“银谷城”之称。但是,山区山多地少水田少,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穷困的大山间。

玛瑙观人与贫困相伴的记忆,就是一个真实写照。“据传,以前有个江西道士来这建了座道观,取名江西观。因道观大门上镶满了玛瑙石,‘玛瑙观’就这么传开了,一直叫到今天。但这里没有玛瑙石,只有满山又黑又硬的石头。”玛瑙观村党支部书记王天清说。“青山徒岩竹毛山,人在峡谷难看天,东扒西耙肚难圆,年复一年穷光蛋。”这是该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在村里走过,很难发现一块平整的田地。全村耕地面积仅占2.9%,人均耕地仅0.73亩,还都是山坡旱地。森林覆盖率虽然高达92%,但90%以上为杂草灌木,利用价值较低。

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资源匮乏让玛瑙观村村民吃尽苦头。加上这里山高岩陡,严重阻碍了玛瑙观人向外走的脚步。“以前从村里到最近的集市,你得背上馍走三天三夜,就是到隔壁村也必须翻山越岭。”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样恶劣的交通环境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村里才通上第一条土路。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玛瑙观村的帮扶工作从未间断。无论是政策兜底,还是部门帮扶,或是社会资源援助等扶贫力量,都把这里作为重点区域,但成效总是不明显。

像玛瑙观这样的贫困村,在上世纪末期的谷城全县并不少见。玛瑙观的困境,就是谷城山区村的缩影。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要让全县人民彻底走出贫困的阴霾,需要立下愚公移山的志向,拿出踏石留印的劲头,发扬铁板钉钉的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到底。

谷城大地,渴望有一场脱贫攻坚的“春雨”来浇灌。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逐步实施,中华大地的山水之间激荡起摆脱贫困、共奔小康的磅礴力量,滋润着穷苦了几辈人的心田。

精准识别到人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在谷城大地,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后,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调查摸底迅即展开。

喻国香,庙滩镇喻家湾村二组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的第一天,谷城县委书记伍义兵就来到了她家。

仔细查看了她家的吃、住等生活环境后,伍义兵搬起小板凳坐下,和喻国香攀谈:“家里面有几口人?今年发展的什么项目?收成怎么样?一年能挣多少钱?”

为把情况摸得更准更细,伍义兵拿起“扶贫手册”,从致贫原因、脱贫办法、面临困难、工作队帮扶等情况,一一详细询问记录。

在贫困户蒋光禄的家中,同样是坐在小板凳上,伍义兵逐条问、认真听、仔细记,详细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

在县委书记伍义兵、县长黄克立带领下,谷城县各部门发扬“小板凳工作法”,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调研,一户一户地走访。精准扶贫会议开在了村委会、开在了贫困户家门口、开在了田间地头、开在了脱贫攻坚项目的工地上。大家现场解决问题,督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深入调查摸底,精准建档立卡,谷城县全面掌握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

2014年,全县确定建档立卡对象53506人。2016年8月,全省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专题审计整改工作会后,谷城再次开展进村入户,通过“回头看”“大核查”剔除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515户1563人,新录入因灾因病返贫户707户1037人。

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才能真正扶到点上、根上。

家住庙滩镇财神庙村一组的刘大叔,对于家门前的“三色卡”十分满意:“有了红、粉、蓝这三张卡在家里,我们心里不仅更踏实了,脱贫致富的干劲也更足了!”

为进一步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需求,庙滩镇扶贫专班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明白卡、精准扶贫政策受益情况明细卡、脱贫年度主要收入来源测算卡以红、粉、蓝“三色卡”的形式,逐户分发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

不同颜色的卡片在手,可以做到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了解贫困户、精准帮扶贫困户。

自“三色卡进万家”活动开展以来,该镇累计发放“三色卡”1974张,受益人群达4497人,驻村工作队、扶贫干部走访入户达12000余次。

扣好精准识别“第一颗扣子”。一个“准”字,始终是谷城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定盘星。

多年来,该县多次开展脱贫攻坚“月度大巡查、大走访、大问卷、大宣传”活动,组成专门督查队伍,开展全覆盖督查,对查找出的问题、差距,举一反三、梳理归类、补缺补漏,认真开展整改。

按照脱贫计划,全县2014年脱贫3208户9375人;2015年脱贫3362户9696人,6个贫困村出列;2016年脱贫3361户8586人,12个贫困村出列;2017年脱贫3953户9735人,8个贫困村出列;2018年脱贫7934户16433人,11个贫困村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3%。

即便是到了扶贫攻坚的收尾阶段,谷城县也没有在“精准”上有一点松懈。

及时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动态调整,防止出现“错退”现象发生。摘帽之后的2019年,全县又有214户488人脱贫退出,识别准确率和退出准确率均达到100%。

来源:襄阳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谷城县位于襄阳以西,东临汉水,西偎武当,南接荆楚,北通宛洛,素有“川陕咽喉”之称。全县版图面积2553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辖12个乡镇、开发区。虽然地处山区,但谷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魅力之城。这里环境优美,地貌独特,风光怡人,拥有中国避暑山庄大薤山、千年古刹承恩寺、生态南河“小三峡”、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自然景观和旅游胜地。这里绿色根基厚实,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1%,被誉为“绿色生态之乡”“避暑度假天堂”。然而,天生的资源禀赋并没让这里的人们过上向往已久的富裕而幸福的生活。

汇聚脱贫力量

作为全省37个贫困县之一,谷城60万山区儿女祖祖辈辈生活在与贫困抗争的日子里。

这里虽然是“五谷”发源地,因历史上盛产水稻、棉花,素有“银谷城”之称。但是,山区山多地少水田少,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穷困的大山间。

玛瑙观人与贫困相伴的记忆,就是一个真实写照。“据传,以前有个江西道士来这建了座道观,取名江西观。因道观大门上镶满了玛瑙石,‘玛瑙观’就这么传开了,一直叫到今天。但这里没有玛瑙石,只有满山又黑又硬的石头。”玛瑙观村党支部书记王天清说。“青山徒岩竹毛山,人在峡谷难看天,东扒西耙肚难圆,年复一年穷光蛋。”这是该村以前的真实写照。

在村里走过,很难发现一块平整的田地。全村耕地面积仅占2.9%,人均耕地仅0.73亩,还都是山坡旱地。森林覆盖率虽然高达92%,但90%以上为杂草灌木,利用价值较低。

一方水土难养活一方人,资源匮乏让玛瑙观村村民吃尽苦头。加上这里山高岩陡,严重阻碍了玛瑙观人向外走的脚步。“以前从村里到最近的集市,你得背上馍走三天三夜,就是到隔壁村也必须翻山越岭。”村里的老人介绍,这样恶劣的交通环境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村里才通上第一条土路。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玛瑙观村的帮扶工作从未间断。无论是政策兜底,还是部门帮扶,或是社会资源援助等扶贫力量,都把这里作为重点区域,但成效总是不明显。

像玛瑙观这样的贫困村,在上世纪末期的谷城全县并不少见。玛瑙观的困境,就是谷城山区村的缩影。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要让全县人民彻底走出贫困的阴霾,需要立下愚公移山的志向,拿出踏石留印的劲头,发扬铁板钉钉的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到底。

谷城大地,渴望有一场脱贫攻坚的“春雨”来浇灌。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逐步实施,中华大地的山水之间激荡起摆脱贫困、共奔小康的磅礴力量,滋润着穷苦了几辈人的心田。

精准识别到人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必须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在谷城大地,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后,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调查摸底迅即展开。

喻国香,庙滩镇喻家湾村二组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的第一天,谷城县委书记伍义兵就来到了她家。

仔细查看了她家的吃、住等生活环境后,伍义兵搬起小板凳坐下,和喻国香攀谈:“家里面有几口人?今年发展的什么项目?收成怎么样?一年能挣多少钱?”

为把情况摸得更准更细,伍义兵拿起“扶贫手册”,从致贫原因、脱贫办法、面临困难、工作队帮扶等情况,一一详细询问记录。

在贫困户蒋光禄的家中,同样是坐在小板凳上,伍义兵逐条问、认真听、仔细记,详细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

在县委书记伍义兵、县长黄克立带领下,谷城县各部门发扬“小板凳工作法”,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调研,一户一户地走访。精准扶贫会议开在了村委会、开在了贫困户家门口、开在了田间地头、开在了脱贫攻坚项目的工地上。大家现场解决问题,督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通过深入调查摸底,精准建档立卡,谷城县全面掌握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

2014年,全县确定建档立卡对象53506人。2016年8月,全省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专题审计整改工作会后,谷城再次开展进村入户,通过“回头看”“大核查”剔除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515户1563人,新录入因灾因病返贫户707户1037人。

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才能真正扶到点上、根上。

家住庙滩镇财神庙村一组的刘大叔,对于家门前的“三色卡”十分满意:“有了红、粉、蓝这三张卡在家里,我们心里不仅更踏实了,脱贫致富的干劲也更足了!”

为进一步摸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需求,庙滩镇扶贫专班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明白卡、精准扶贫政策受益情况明细卡、脱贫年度主要收入来源测算卡以红、粉、蓝“三色卡”的形式,逐户分发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

不同颜色的卡片在手,可以做到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了解贫困户、精准帮扶贫困户。

自“三色卡进万家”活动开展以来,该镇累计发放“三色卡”1974张,受益人群达4497人,驻村工作队、扶贫干部走访入户达12000余次。

扣好精准识别“第一颗扣子”。一个“准”字,始终是谷城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定盘星。

多年来,该县多次开展脱贫攻坚“月度大巡查、大走访、大问卷、大宣传”活动,组成专门督查队伍,开展全覆盖督查,对查找出的问题、差距,举一反三、梳理归类、补缺补漏,认真开展整改。

按照脱贫计划,全县2014年脱贫3208户9375人;2015年脱贫3362户9696人,6个贫困村出列;2016年脱贫3361户8586人,12个贫困村出列;2017年脱贫3953户9735人,8个贫困村出列;2018年脱贫7934户16433人,11个贫困村出列,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3%。

即便是到了扶贫攻坚的收尾阶段,谷城县也没有在“精准”上有一点松懈。

及时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动态调整,防止出现“错退”现象发生。摘帽之后的2019年,全县又有214户488人脱贫退出,识别准确率和退出准确率均达到100%。

来源:襄阳日报 / 编辑:杨守荣

责任编辑:翟竞 / 编审:任丹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