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世界第一!

2020-12-23 11:44   云上谷城

1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内容。

白皮书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加快向交通强国迈进。

在基础设施上,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公路里程50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生产性码头泊位2.3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2520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颁证运输机场238个;全国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15.6万公里;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单程)4085.9万公里,实现了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表示,在运输服务上,2019年,全社会完成客运量176亿人次,完成货运量462亿吨,平均每天有4822万人次和1.27亿吨货物处于交通运输中。网约车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平台日均使用量超过2000万人次。共享单车日均使用量大约4500万人次。快递业务量完成635亿件,近10年年均增长39.1%,业务量跃居世界第一,相当于每天有约1.74亿件快递。我国运输服务的通达性和保障性正在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注入了强大动能。

中国交通超级工程举世瞩目,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今天的中国,高速铁路、高寒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特殊地质公路建设技术攻克世界级难题,超大型桥隧技术、港口航道技术以及大型机场工程建设技术领先全球。

党的十八大以来,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等一批超级工程震撼世界,“复兴号”动车组、C919大型客机、振华港机等一批国产交通装备标注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洋山港集装箱和自动化码头引领全球,互联网物流蓬勃发展,刷脸进站、“无纸化”登机、无人机投递、无接触配送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

“四好农村路”巩固脱贫攻坚

刘小明介绍,2016年至2020年,安排车购税资金2746亿元支持“三区三州”交通项目建设,贫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2019年底,全国实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截至2020年9月,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简称“四好农村路”)为牵引,以200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引领,贫困地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农村地区通公路、通客车、通邮政,让6亿农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

新华社记者 朱铮 摄

精准发力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关于交通运输在倡导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与成效,刘小明表示,当前,正在从“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强化大气与水污染防治、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这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电气化比例达71.9%,新能源公交车超过40万辆,新能源出租汽车超过14万辆,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43万辆,天然气运营车辆超过18万辆,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建成290余艘,机场新能源车辆设备占比约14%。

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严贺祥表示,当前,铁路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不断发展。国家铁路局加强铁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技术改造和科研力度,采用直供电技术电力机车取代原有不具备直供电技术的电力机车,节省柴油消耗,逐步采用空气源热泵和太阳能热水器替代既有燃煤、燃油锅炉。

刘小明表示,中国交通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作者: 崔国强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严华萍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