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王凤灵:用余生续写文化乡愁

云上谷城 2021-02-23 16:39

年近八旬的退休教师王凤灵,钟情于家乡谷城县茨河镇的民间文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具有地方特色的儿歌、民谣、土话、口头禅等内容,记忆中的乡愁跃然纸上,回味无穷。

记住乡愁  起笔描绘

“他大哥,老嫂子,灵娃儿回来了。”春节刚过完,78岁的王凤灵就从樊城区赶回老家,沿着茨河老街挨家挨户转悠,跟亲戚朋友打招呼。

她的老屋场就在汉江边的山坡上,如今已经平整,即将兴建小广场。山脚下,有一座陈旧的建筑群,那是1939年4月创办的鄂西北手纺织训练所旧址,也是鄂西北区党委秘密开展地下活动的地方。

“从小就在这玩耍,钻树洞,捉迷藏,有太多童年记忆。”王凤灵在山间边走边看,弯腰捡起落下的皂荚树果实,用手擦净上面的尘土,宝贝一样对待。

“当时,皂荚不仅入药,还做肥皂,用途大得很。”王凤灵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是穷苦人家,直到13岁才去上小学。后来,凭借努力上了襄阳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教。

1998年,王凤灵从谷城县城关二中退休,搬到了樊城区,与儿女们住在一起,结识了一批有思想的爷爷奶奶,探讨民间文化。2001年,58岁的她拿起笔,开始记录家乡的点点滴滴。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王凤灵琢磨着,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才是治愈“思乡病”的最好“药方”。

她说,要用余生来续写文化乡愁,把根留住。

拾遗文化  归档成册

因为上了年纪,总是提笔忘字,王凤灵起初是用铅笔作简笔画,经历过的各种生活场景都被搬到了画中,就像放电影一样。

比如,棉衣是如何来的。她从棉花种植开始画起,到成熟采摘,到轧花纺织,再到制衣穿戴,一目了然。

就这样,王凤灵画了100余幅简笔画,烧柴的锅灶、左摇右摆的蒲扇等物件勾起了多少人美好的回忆,这些都已成为文化烙印,镌刻在人们心间。

作画,不足以展示民间文化的魅力。王凤灵决定还是用文字来表述,更具韵味。

从此,她开始广泛收集反映20世纪中后期茨河镇人民生活的文化内容,按照儿歌、民谣、土话、口头禅等类别归档整理。目前,光口头禅就理出了1200多句。

“我有一个习惯,随时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笔,看到或听到了,就记下,加以创作。”所有手稿,王凤灵都一一保存着。

有一次,她跟一位80多岁的长辈聊天,听到一句话“堂屋里挂篙卷”,当即就写下,问啥意思。

长辈说,这是以往茨河人数落对方的话,篙卷指的是竹草垫子,原本是放床上的,结果拿起来挂在正屋里充当画卷,那叫“不像画(话)”,取谐音之意。

王凤灵连连点头,赶紧把这句土话汇编入册。

奎面、浇蜡这些年轻人没听说的手艺活,她也都用文字,把制作工艺写出来,留给后人品读。

助力传承  乐当使者

茨河镇不仅有千年古刹承恩寺,还有青鞍山民俗文化村,更有金牛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正强力推进产业与旅游业高度融合,着力提升古色、红色、绿色为代表的“三色”文化品位,奋力朝“荆楚文旅名镇”进发。

听说家乡要大力挖掘“三色”文化,王凤灵格外高兴,积极参与,愿意把自己收集整理和创作的茨河镇民间文化素材拿出来共享。

“只要身体状况好,我想还把镇上的风俗习惯、谜语猜字、儿时游戏等都一一罗列出来,这也是文化。”王凤灵说。

眼下,电影《你好,李焕英》带火了整个襄阳的旅游,位于茨河镇的五七一三老厂区也是取景地之一,每天吸引大批游客“打卡”。王凤灵也跟小孩似的,走进厂区参观合影。

“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找回了小时候的我。”让王凤灵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乡因为一部电影火了起来。她认为,火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文化的魅力,是乡愁的味道,这更加坚定了她创造的信心。

为了表达对王凤灵的敬仰,茨河镇专门聘请她为“三色”文化名誉宣讲员,欢迎她随时回家。

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王凤灵说,乐意为家乡文化代言,乐意为家乡文化繁荣贡献余热。

来源:襄阳日报

记者:童光辉 / 通讯员:肖春丽

责任编辑:邓植元 / 编审:严华萍


年近八旬的退休教师王凤灵,钟情于家乡谷城县茨河镇的民间文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具有地方特色的儿歌、民谣、土话、口头禅等内容,记忆中的乡愁跃然纸上,回味无穷。

记住乡愁  起笔描绘

“他大哥,老嫂子,灵娃儿回来了。”春节刚过完,78岁的王凤灵就从樊城区赶回老家,沿着茨河老街挨家挨户转悠,跟亲戚朋友打招呼。

她的老屋场就在汉江边的山坡上,如今已经平整,即将兴建小广场。山脚下,有一座陈旧的建筑群,那是1939年4月创办的鄂西北手纺织训练所旧址,也是鄂西北区党委秘密开展地下活动的地方。

“从小就在这玩耍,钻树洞,捉迷藏,有太多童年记忆。”王凤灵在山间边走边看,弯腰捡起落下的皂荚树果实,用手擦净上面的尘土,宝贝一样对待。

“当时,皂荚不仅入药,还做肥皂,用途大得很。”王凤灵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是穷苦人家,直到13岁才去上小学。后来,凭借努力上了襄阳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教。

1998年,王凤灵从谷城县城关二中退休,搬到了樊城区,与儿女们住在一起,结识了一批有思想的爷爷奶奶,探讨民间文化。2001年,58岁的她拿起笔,开始记录家乡的点点滴滴。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王凤灵琢磨着,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文化,才是治愈“思乡病”的最好“药方”。

她说,要用余生来续写文化乡愁,把根留住。

拾遗文化  归档成册

因为上了年纪,总是提笔忘字,王凤灵起初是用铅笔作简笔画,经历过的各种生活场景都被搬到了画中,就像放电影一样。

比如,棉衣是如何来的。她从棉花种植开始画起,到成熟采摘,到轧花纺织,再到制衣穿戴,一目了然。

就这样,王凤灵画了100余幅简笔画,烧柴的锅灶、左摇右摆的蒲扇等物件勾起了多少人美好的回忆,这些都已成为文化烙印,镌刻在人们心间。

作画,不足以展示民间文化的魅力。王凤灵决定还是用文字来表述,更具韵味。

从此,她开始广泛收集反映20世纪中后期茨河镇人民生活的文化内容,按照儿歌、民谣、土话、口头禅等类别归档整理。目前,光口头禅就理出了1200多句。

“我有一个习惯,随时随身带着小本子和笔,看到或听到了,就记下,加以创作。”所有手稿,王凤灵都一一保存着。

有一次,她跟一位80多岁的长辈聊天,听到一句话“堂屋里挂篙卷”,当即就写下,问啥意思。

长辈说,这是以往茨河人数落对方的话,篙卷指的是竹草垫子,原本是放床上的,结果拿起来挂在正屋里充当画卷,那叫“不像画(话)”,取谐音之意。

王凤灵连连点头,赶紧把这句土话汇编入册。

奎面、浇蜡这些年轻人没听说的手艺活,她也都用文字,把制作工艺写出来,留给后人品读。

助力传承  乐当使者

茨河镇不仅有千年古刹承恩寺,还有青鞍山民俗文化村,更有金牛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正强力推进产业与旅游业高度融合,着力提升古色、红色、绿色为代表的“三色”文化品位,奋力朝“荆楚文旅名镇”进发。

听说家乡要大力挖掘“三色”文化,王凤灵格外高兴,积极参与,愿意把自己收集整理和创作的茨河镇民间文化素材拿出来共享。

“只要身体状况好,我想还把镇上的风俗习惯、谜语猜字、儿时游戏等都一一罗列出来,这也是文化。”王凤灵说。

眼下,电影《你好,李焕英》带火了整个襄阳的旅游,位于茨河镇的五七一三老厂区也是取景地之一,每天吸引大批游客“打卡”。王凤灵也跟小孩似的,走进厂区参观合影。

“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找回了小时候的我。”让王凤灵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家乡因为一部电影火了起来。她认为,火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文化的魅力,是乡愁的味道,这更加坚定了她创造的信心。

为了表达对王凤灵的敬仰,茨河镇专门聘请她为“三色”文化名誉宣讲员,欢迎她随时回家。

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王凤灵说,乐意为家乡文化代言,乐意为家乡文化繁荣贡献余热。

来源:襄阳日报

记者:童光辉 / 通讯员:肖春丽

责任编辑:邓植元 / 编审:严华萍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