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湖北省发改委网站发布了《湖北省耕地河湖草地休养生息总体方案》(2016-2030年)。方案根据分类施策、有序推进的原则,挑选了一批地区优先试点、重点建设。
17个市州通通有份
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的小目标
“美丽中国省级示范区”
根据方案,到2030年,湖北要基本建成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生态高效、城乡环境宜居、资源节约利用、绿色生活普及、生态制度健全的“美丽中国省级示范区”。
到2020年,确保耕地草地数量,稳步提高耕地质量,有效恢复河湖生态空间,稳定湿地面积,耕地河湖草地生态功能初步改善,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建立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政策与技术支撑体系,改变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
到2030年,耕地河湖草地资源利用与养护全面步入良性循环,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廓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立完善的资源休养生息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些地方
优先试点、重点建设
一、耕地休养生息开展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在潜江、襄州等16个县(市)开展秸秆还田试点,积极探索秸秆还田模式。试点的同时,在全省推广。到2020年,全省秸秆还田率达到40%;2030年,全省秸秆还田率达到50%。
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以47个粮食主产县(市、区)为建设重点,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
积极开展轮作休耕试点
在2020年前主要开展以下试点工作:
在宜昌、十堰、咸宁、恩施等四个市(州)辖区内的石漠化重点县(市、区)中,各选择一个县(市、区),开展耕地阶段性休耕试点。
对纳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三五”专项建设方案》的10个项目县(市、区)、30个革命老区县(市、区)、以及丹江口库区水源区的10个县(市、区)各选择一个县(市、区),有计划地开展耕地季节性休耕试点。
在1+8城市圈的各市中,各选择一个县(市、区),针对耕地过度使用状况,调整种植制度,开展新型轮作模式下的品种选育搭配、栽培技术完善、结构模式优化等试点,适当降低复种指数,减轻耕地负荷。
在江汉平原、鄂东沿江平原、鄂中丘陵、鄂北岗地(中国有机谷--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开展粮经饲统筹,调整种植结构,开展轮作制度改革试点。
2020年后,在总结轮作休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域耕地利用情况,在全省逐步推行土地轮作休耕。至2030年,在全省范围内针对不同区域建立合理的轮作休耕制度。
全面推进退耕还林还草
到2020年,利川、巴东、秭归等36个县(市、区),作为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实施区,实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234.92万亩。当阳、枝江等28个县(市、区),作为一般实施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面积33.92万亩。
二、河湖休养生息加大河湖水污染防控
以宜昌市为试点,推进长江干流河段总磷污染防治。
以丹江口库区、府河、漳河流域、梁子湖流域、洞庭湖区(湖北)、三峡库区、四湖流域为重点,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
推进重点河湖治理与修复
重点加大长江干流(湖北段)和汉江中下游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力度,严格落实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方案。
以江汉平原区为主要治理面,重点对江汉平原汉北地区、汉南地区、四湖流域、荆南四河区域以及鄂东南江南地区等区域,采取河湖连通、生态清淤等措施,达到生态引水目标,恢复区内生态环境。
以江汉平原生态脆弱湖泊为着力点,对生态系统敏感且现状脆弱的网湖、童家湖、野猪湖、赤东湖、大冶湖等典型湖泊开展综合试点治理,统筹实施江汉平原湖泊湿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对武汉、襄阳、孝感、天门、潜江等地城区河段河岸、湿地水生态进行修复治理。
以城中和城郊湖泊河流湿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为主线,重点对东湖、洋澜湖等湖泊实施截污控源、内源和面源治理、水网构建、生态护岸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保障河湖生态用水
重点加强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白莲河水库、陆水水库等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满足下游珍稀特有鱼类以及水生态环境的需水要求,满足自然保护区、鱼类产卵场、景观、湿地等敏感区域的需水要求。
加快推进襄阳市襄水河流域水系连通及生态治理工程、王英富水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竹溪县鄂坪调水工程等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综合运用河湖清淤、水系连通、生态调度等措施,开展一江三河(汉江,汉北河、天门河和府澴河)水系连通工程、荆西引水工程、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长湖生态补水工程、引梁入洋工程、汉阳六湖连通工程、钟祥市南湖水网构建工程等。
保护和合理退还河湖生态空间
完成洪湖、沉湖、大九湖和龙感湖、丹江口水库湿地、网湖湿地、向阳湖湿地等重要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工作,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落地工作,坚守全省湿地面积保有量底线。
在曹家湖、垱网湖、大洲湖等湖区开展退田还湖还湿试点。在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汈汊湖五大湖泊的46个圩垸实施永久退垸(田、渔)还湖,增加湖泊面积27.9万亩;在洪湖湿地、沉湖湿地、大九湖和龙感湖、丹江口水库湿地、网湖湿地、向阳湖湿地退耕还湿10.2万亩。
保护和合理利用河湖水生生物资源
在洪湖、梁子湖、斧头湖、长湖、西凉湖、沉湖、网湖、武湖、涨渡湖等重点草型湖泊,引导建立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保持水体生物多样性。在武汉市东湖、野芷湖等藻型湖泊,增殖放流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控制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隔河岩水库、漳河水库等大型水库以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特有和土著鱼类为主,保护水库生态环境。
三、草地休养生息
到2020年,完成1~2个地市州草地确权承包制度的试点工作,到2030年完成全省所有草地的确权承包工作。
(来源:新浪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