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有点相当于《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但没有一个西方国家会要求它的高中毕业生都对《圣经》了如指掌,更没有国家把《圣经》当成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
不久前,我在一家必胜客吃披萨时,看到的一幕让我颇有五味杂陈之感。
邻桌坐的是一对母子,年轻的妈妈一边在跟儿子一起吃意面和薯条,一边在督促他背诵《论语》。我瞥见小男孩手里捧着的是一本教材模样的大开本书,每个字上面还注有汉语拼音。男孩看起来只有小学二、三年级大小,“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句子伴随着稚嫩的声音一阵阵飘落到我的刀叉边。
母亲则时不时勉强试图解释一些什么,但很明显她没有这个能力。我相信,她这一代人、她的上一代、甚至再上一代人,整体上都没有这个能力。
▲孔夫子画像
我没有仔细调查过目前中小学教育课堂内外的课程内容,但看样子这个小男孩背诵《论语》应该是学校要求的。他使用的教材还说明,这在当下应该有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
1
大约半个月前还看到一条消息说,北京市将把整部《论语》纳入2018年高考范围,这种做法以后还将扩展至全国。这意味着高中生们今后将要花大量时间阅读、解释、甚至背诵这部儒家经典,那么从小学抓起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总之,如今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在国家教育中突然变成了一个流行趋势。在这里,我不想像很多人那样去揣摩这个趋势背后蕴含着多么神秘莫测的政治背景。但作为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关心教育的人士,我对这种趋势持十分复杂的态度,因而也很想在此说一说我的基本观点:
我认为,在各年龄层的教育中增加一些传统经典内容,是应该的,也是需要的,中国人丢失自己心灵家园的时间已经太久了,现在的确是寻找回来的时候了。
然而,我们恐怕不能将这些思想经典过多地作为升学、毕业考试的指挥棒,它们应该是公民教育读物,而将它们纳入高考语文考试内容尤其奇怪。现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书面汉语的能力,而不是像以科举为指挥棒的传统教育那样,把学生都培养成克己复礼的儒者。
《论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有点相当于《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在现代西方国家,经常去教堂、读《圣经》当然是件值得鼓励的好事,但没有一个西方国家会要求它的高中毕业生都对《圣经》了如指掌,更没有国家把《圣经》当成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
▲浙江省桐庐县某小学学生齐声诵读国学经典
要增加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我们首先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我这里说的倒不是继续像几十年前那样狂妄地去评价其优劣,甚至将传统文化作为否定对象。我是想说,中国传统文化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单一有机整体。与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很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并存的大拼盘,其内部形不成一个逻辑上自洽的整体。它的各部分相互补充,但也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儒家文化的确是传统中的极端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是全部,道家、墨家……诸子百家都是传统,外来的佛教在传统(尤其是底层民间)中的影响更是一点也不比儒家文化低。
▲诸子百家雕塑之一,孔子授课
因此,需要增加的传统经典也应该多样化,而不仅仅是儒家经典。例如,历史上被广为憎恶的法家经典为什么不可以也鼓励小孩子们读一点?它是影响中国政治和中国历史的重要思想元素。
2
即使是儒家文化,也要正确选择真正的经典。我同意,四书五经对于中国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性。但那些原本就质量不高的、并且早就过时了的古代蒙书和识字读本,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之类,不应该再成为今天孩子们的读本。
我从来就没有读到过任何一个古代或近代的有识之士说过他们从《弟子规》里获得过什么有益的启蒙和教诲,把这些东西胡乱塞给现在的学生们,往轻里说是浪费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往重里说是故意灌输给他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陈腐鄙陋的价值观念。
对于传统经典,应该采取开放自由的立场,把它们当做一种“知识”,而不是一种“宣传”。这意味着我们虽然应该对它们怀着景仰的态度,但不能把它们意识形态化和绝对化。
《论语》和《孟子》确实很重要,很值得尊崇,但它们都不应该是绝对真理。因此,在加强传统经典教育的同时,应该大力鼓励学生们对它们展开独立思考和自由探讨。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差不多本来就如此,儒家经典虽然如我在前文提到的那样与《圣经》有相似性,但却并不享受《圣经》在基督教社会里那样的不可置疑、甚至不可探讨的绝对地位。
▲《论语》与《圣经》
即使在思想学术高度不自由的清代,乾嘉学人依然对传统经典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梳理,甚而推翻了许多宋明理学家的正统注疏。这难道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处吗?难道不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传承的精髓所在吗?这种科学求实的精神恰是我们今人应当努力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在各层级的教育内容中,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尤其不能以牺牲外语和外来文化的学习为代价。
我之前注意到,在将《论语》列入高考范围的同时,北京市还降低了高考中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这就更加令人担忧。相反,外语和外来文化应该依然是当代中国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今天,如果继续将传承传统与面向世界的关系对立起来,那我们就甚至连150年前的晚清都没有超越。我猜想,我邻桌的那个年轻妈妈想到要让他的孩子学习《论语》时,才特地将午餐地点选在从美国泊来的卫生、整洁、安静的必胜客餐厅里的。这或许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好的隐喻。
3
其实,如果增加传统经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复兴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价值伦理的话,我还认为,它的效果将是非常有限的,或许都不如多引进一些让人看了感动的韩剧更有效。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传统文化是一种活的生活实践,而不是死的书本教条。
前一个周末,我与冰川思想库的另一位创办人任大刚一起在北京参加一个研讨,中间参观了密云的一个古镇。那个古镇上有一个杨业的祠堂,里面供奉着杨家将的牌位。
我们一看到它,便异口同声地说,杨家将的故事才是真正的传统价值观的完美教材。
这个故事中不仅有忠孝节义、护国保民的内容,它还包含了复杂的人性和伦理冲突,例如男权社会里女人的挺身而出,以及江湖人士穆桂英的弃草投官、四郎的入赘投敌、五郎的出家等等……这个故事因其生动丰满而家喻户晓。
▲杨家将的故事是真正的传统价值观的完美教材(图为张宗源所创作的《杨家将》)
在传统社会,人们接受的价值观熏陶正是通过日常家庭和社会生活的耳濡目染,以及这一类民间故事的口口相传。
它们远比那些抽象苍白的“子曰诗云”更能发挥作用,只有少数经常思考理论问题的知识分子才会有兴趣和有能力直接从古代典籍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
我不相信韩国的教材中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儒家经典内容,然而韩国拍摄的电视伦理剧却远比中国电视上满屏的抗战剧更加接近于儒家经典所描绘的理想。
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支撑传统文化伦理的一整套的传统社会生活基础已经彻底崩塌。
四书五经过去之所以能够在人们的头脑中发挥那么大的作用,不是因为它们逻辑上多么有力、文字上多么铿锵,而是因为存在一个与它们匹配的社会实践系统。
简单地说吧,它们教导的那一套在现实中管用,人们发自内心地普遍认为社会就应该像它们说的那样。
现如今,这在多大程度上是可能的?
那个在必胜客餐厅里摇头晃脑地背诵“学而时习之”的小男孩,将来会成长为一个恪守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的君子吗?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冰川思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