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乡村美 谷城打好“组合拳”谋全域乡村振兴

2018-05-24 09:58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李璐  

5月15日,冷集镇塔湾村村民委员会、县宏森科技有限公司、县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就塔湾村“金丝皇菊种植项目”签订了三方协议,在塔湾村试种植金丝皇菊20亩,预计总投资12万元。这是谷城县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大力发展特色致富项目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谷城县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多种模式推进乡村产业兴旺发展,各乡村百花齐放,发展形势如火如荼,形成了工业兴村型、特色产业型、生态旅游型发展模式,致力于建设有经济支柱、有产业支撑、有美丽山水的新乡村。

绿色发展产业旺

在工业兴村理念的指引下,谷城县乡村工业发展适应了环保容量的限制、克服了深化改革的阵痛、经历了转型升级的历练,但坚持绿色工业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却从未动摇。

平川村地处鄂西北山区工业重镇——石花镇,受“汉十走廊”汽车零部件产业辐射,工业发展环境得天独厚。在平川回归创业园里,聚集了15家企业,年产值8亿多元,利税达8300万元。全村第一大企业——谷城泰隆水泥有限公司建成5年,年产熟料150万吨、水泥180万吨,年销售收入6亿元,安排周边560名村民就业。“工人在我们这里打工,月收入能达到4000元左右,不用背井离乡务工。”该公司负责人符朝忠告诉记者。

除了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整个平川村没有一丝工业生产的污染迹象。不仅平川村,杨溪村、殷畈村的工业经济都十分活跃,产业园区的兴建和大项目的落地,为绿色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石花镇的工商企业有近千家,在保证工业绿色发展的前提下,正朝着打造“千企重镇”的目标稳步前进。

特色产业富乡村

谷城县传统农业发展以粮食作物为主,收入偏低且耗费人力。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谷城县因地制宜,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让村民过上有尊严、有幸福感的新生活。

石花镇小坦山村离石花镇中心区仅有3公里,村中桂花、紫薇、枇杷、杜鹃等花木姹紫嫣红、一望无际。该村着力建设“鄂西北苗木花卉第一村”,目前,全村已调整面积700多亩发展苗木花卉,品种达100多个。形成“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产业+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该村干部孙远举说,小坦山村98%的农民住上了别墅式楼房,100%的农民享受新农合和新农保,小汽车、太阳能、电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小坦山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培养优质苗木和花卉,村民们努力探索培育苗木花卉的经验,积极寻探销售苗木花卉的渠道,开辟了苗木这条特色产业道路。现在,该村70%的耕地发展苗木花卉产业、80%的村民以此为生,通过对接城市,该村主动融合城镇化进程中。

走出特色产业道路的乡村数不胜数,庙滩镇高桥河村的鲟鱼、观音堂村的食用菌、铜锣观村的茶叶……“乡村振兴,不是单纯的腰包鼓起来,能让村民过上有产业支撑的生活,才能延续发展。”石花镇镇长储春明对记者说。

美丽山水人气旺

谷城县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旅游名镇、名村等创建活动为抓手,注重生态保护,发展绿色经济,深度推动旅游业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化产业、现代商贸业等融合发展,加快景区提档升级,夯实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石。

五山镇堰河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休闲乡村。该村干部任安强介绍:“每年的年货节和文化节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光采购,我们的土特产十分畅销,一天的销售额就达到20万元,村民们囤积的年货在春节前就卖光了。”

近几年,堰河村通过大力发展以茶叶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终于变成了树木茂盛、物产丰美、村民富裕的宜居之地。如今,堰河村90%的村民住进了楼房,80%的家庭拥有摩托车、汽车和各种高档电器,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目前,堰河村已基本实现了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有事干、个个有钱赚的目标。2018年,堰河村提出“四个一”的目标:一户一栋小洋楼、一部小轿车、一个项目或一个创业能人、人均10万元以上存款,力争实现村民们的小康梦。

生态旅游立村,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发展道路,这些旅游业重点发展的特色乡村,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村民自主建设发展的愿望。紫金镇垭子口村,家家门前修起了花园。村干部罗春林告诉记者:“该村211户村民,村民们自发栽树种花、浇水施肥。大家都明白,有了好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和客商前来。”

(来源:襄阳日报)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登录长江云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