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们小时候看的动画片 放在今天可能都会禁播吧

2018-07-16 11:48 云上谷城 责任编辑:王正洋  

动漫和电视剧有个共同规律,那就是喜欢炒冷饭,就像是金庸古龙的小说,被拍了几十遍还没够。

动漫也有很多故事,也会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做成各种「重制」「高清重制」「全新重制」

一直以来文字君都很看不上这种行为,不过有一个动漫最近出了再版,却让我硬是在花呗都还不上的情况下,心甘情愿买买买,那就是前段时间出来的,《灌篮高手》再编版

(/封面/)

动漫这东西,很奇妙,常常有各路的人争执,关于动漫是不是「幼稚的小孩子东西」这个问题,其实这个争执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因为动漫只是个载体,决定幼稚与否的是承载的内容,如果有人说《灌篮高手》幼稚,那我大概一鞋底子糊上去,但如果有人说《熊出没》幼稚,我可能下一秒就拿着戒指向你求婚了

而每每说到国产动画弱智,十几年前的那些老动画,就会被拿出来作为反例,时隔许久大家再咂摸《魔方大厦》《大闹天宫》这些动画,总觉得非常有滋味,但又说不明白滋味究竟在哪里,于是只能绞尽脑汁,贴了一个粗暴的标签:「童年阴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童年阴影」的动画,及其背后的思考,前排瓜子小板凳准备好了啊

记得去年年初的时候,郑渊洁还曾上过新闻说他正在做一些努力,让《魔方大厦》复播,这个原本26集的动画当年没能够全部播出,只播了10集就被强行咔掉,剩下的16集再无缘被见

现在郑渊洁希望可以,让那16集有机会重新播出,这个消息让文字君惊讶了很久,小时候觉得这部动画好多好多集,没想到竟然只看了10集而已,虽然很希望郑渊洁老师能够成功,但讲真……诶……

很多80后90后说,《魔方大厦》是自己的童年阴影,确实如此,毕竟在中国动画里,很少见到如此灰暗的色调,以及恐怖电影般的灯光效果

那时的我们还小,看不懂里面的故事内涵,但只看画面,就是诡异+重口Cult片的结合体,像是从《电锯惊魂》里拿来的钟

冰冷灯光下的水晶棺材,和棺材里狰狞的男主

门上都是眼球的密恐画面

至今都不懂的带黑眼睛的葫芦

而且里面的人物似乎并不是为了好看而画脱离了对美感的追求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大的眼白小小的眼仁,诡谲的吊梢眼处处都是

这种眼睛特别适合表达负面情绪

而在剧情上,这个动画更是充满了对现实的映射,不可明说的政治隐喻,以及卡夫卡式的黑色幽默处处可见,比如有一集叫作《装在罐头里的爸爸妈妈》,男主在通过全民选举当上市长后,将所有的爸爸妈妈关进了罐头集中营,每个罐头还会贴上爸爸妈妈的罪状

小孩们戴上了红袖章开始对大人发号施令

一开始大家都非常兴奋,结果很快事态就开始失控,没有自控力的熊孩子们得到权力后,开始随心所欲任性妄为,喊着「打打打,打个稀巴烂」的口号,将所有地方都砸了个遍

有人说这是隐喻了某卫兵们,嘘——这可不能瞎说啊

还有一集叫作「夏河银行」,在这个国家里,不允许有任何负面情绪存在,你只需快乐,其他任何情绪,都要存在银行里

简直像极了十几年前的样板戏,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每个人都是为了国家充满干劲和笑容,甚至每个人都像是同一个流水线制造的产品,有着整齐划一的性格和特征

(/微笑中透漏着一丝恐怖/)

讲真,哪怕现在来看,这部动画的含义也是非常深刻隐晦的,对于还处于只会玩泥巴年纪的小孩子来说,不仅观感上让儿童失去了兴趣,内容上也让孩子们充满了困惑

但这就说明《魔方大厦》是个失败的动画吗?

还真不是,毕竟,谁说这部动画只给儿童看的了呢?

说到童年阴影,还有一部动画经常提到,就是《十二生肖》(/豆瓣短评/)

为什么呢?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儿童动画一直在竭尽全力避开生死这个问题,就连迪士尼也很少让反派的死亡画面赤裸裸呈现,但是在这个动画里,几乎是一集死一个生肖,每集的标题就是死亡名单,全死完就是大结局

(/《十二生肖剧照》/)

文字君印象最深的是鸡和蛇,鸡是满世界洒血拯救人类,直到最后一滴血流尽,而蛇更惨,直接被扯断

除了《十二生肖》,直面死亡的动画,在那个年代真的不少,《黑猫警长》里的白猫警官,放现在妥妥男二,结果一言不合就挂掉

以及其中一集「公螳螂死亡」,结果发现是被母螳螂活活吃掉,虽然充满了科学依据,但让大家还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可以说,那时的动画,就是「和谐」的典型反面教材,它告诉我们死亡并不美好,告诉我们负面情绪也是合理的存在,告诉我们社会有着很多无奈又可气的规则,告诉我们成人的世界藏着许多的阴暗面,它们用极其隐晦,但又极其直接的方式,将这些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所以,关于为什么这些动画成了「童年阴影」,其实你的心里早就隐约有了答案,那是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大人们不敢说的事情啊

不论是《魔方大厦》,还是《十二生肖》这样的动画从不是只给儿童的,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动画只是载体,重要的是搭载的内容,那个年代的动画,给孩子们一个窥探社会的洞口,给长大的人们一个反思的机会

对于动漫来说,「合家观赏」确实是一个需求,但却不是存在的唯一意义,郑渊洁做《魔方大厦》时认为,做动漫首先要搞清楚,每一集故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像现在的真·儿童动画一样,存在就只是为了填补那20分钟的播出时长

我们总是怀念80、90年代的作品,不论是动漫、音乐、电影,还是国产剧,都是起于情怀又高于情怀,因为有点判断力的人都可以发现,国内过去的文化产业,在创造性和故事性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那个年代的创作者,确实经历过中国发展的一些特殊时代看到过矛盾,挺过了折磨,懂得了冲突,而现在的创作者,相对来讲环境太过安逸,所以想要在文化艺术上达到一定高度

一个字:难

当然,现在的国产动画虽然举步维艰,但也总有认真努力的作品出现,曾经在微博上,人气很高的《大护法》就是之一,用豆瓣网友的话说:重要的是,这部动画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

其他不说,文字君在写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担心说多了会让你们觉得「剧透」,仅凭这点就可以说明,它确实有剧情值得你们去看的

此外,还有一个动画也深得人心:《大世界》

不仅得了金马奖提名,还有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画风充满了今敏特有的半写实半扭曲风,有几个场景差点让文字君穿越到《未麻的部屋》

这部片子里,导演用视觉和音乐塑造了一个工业世界,到处是刺眼的广告牌和霓虹灯,这里既生机勃勃又荒诞破败,人们信仰缺失,金钱至上,现实很粗粝,情感很尖锐,虽然在效果上有点PPT感,有些表达也显得很生硬和经不起推敲,但对于十几年来的国产动画来说,这可以说是首次走出了舒适区,尝试这种极其难以把握动画类型,算是值得给出豆瓣上相比同类较高的7分

此处应有掌声

最近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有人说,我们要对外「输出传统文化」,但输出了这么多年,其实只不过是「在自嗨」

从故纸堆里翻出一堆艰深晦涩的东西就叫传统,然后包装都不带包装就直接推给外国人,本国年轻人都不熟悉的古诗词,你怎么能指望征服老外

本国年轻人都不感兴趣的历史和典故,你怎么指望不懂中文的人get到其中的精髓,毕竟当日本靠着二次元,把自己的和服传播到全世界的时候,我们的人还在圈里天天撕逼谁的汉服不正宗

而且大人们似乎都有两副面孔,你说别国的动画在文化输出上十分成功,他告诉你我们也有土味十足接地气的《熊出没》,和中西结合的《汽车总动员》,你说我们想要让动画能够成为文化输出的一环,就要在深度和表达上如何如何,他们说:这都是小孩子看的玩意儿,瞎搞这些干啥?

所以啊,与其天天想着对外输出传统文化,还不如先好好想想怎么对内捡起自己的文化,文化不是任何固定的物体,但一切事物皆是文化的镜子,什么时候我们做出的一部动画,可以让儿童好奇,让青年思考,让成人感慨

那时候再想对外输出的事才比较靠谱吧

(来源:腾讯新闻 字媒体)

动漫和电视剧有个共同规律,那就是喜欢炒冷饭,就像是金庸古龙的小说,被拍了几十遍还没够。

动漫也有很多故事,也会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做成各种「重制」「高清重制」「全新重制」

一直以来文字君都很看不上这种行为,不过有一个动漫最近出了再版,却让我硬是在花呗都还不上的情况下,心甘情愿买买买,那就是前段时间出来的,《灌篮高手》再编版

(/封面/)

动漫这东西,很奇妙,常常有各路的人争执,关于动漫是不是「幼稚的小孩子东西」这个问题,其实这个争执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因为动漫只是个载体,决定幼稚与否的是承载的内容,如果有人说《灌篮高手》幼稚,那我大概一鞋底子糊上去,但如果有人说《熊出没》幼稚,我可能下一秒就拿着戒指向你求婚了

而每每说到国产动画弱智,十几年前的那些老动画,就会被拿出来作为反例,时隔许久大家再咂摸《魔方大厦》《大闹天宫》这些动画,总觉得非常有滋味,但又说不明白滋味究竟在哪里,于是只能绞尽脑汁,贴了一个粗暴的标签:「童年阴影」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童年阴影」的动画,及其背后的思考,前排瓜子小板凳准备好了啊

记得去年年初的时候,郑渊洁还曾上过新闻说他正在做一些努力,让《魔方大厦》复播,这个原本26集的动画当年没能够全部播出,只播了10集就被强行咔掉,剩下的16集再无缘被见

现在郑渊洁希望可以,让那16集有机会重新播出,这个消息让文字君惊讶了很久,小时候觉得这部动画好多好多集,没想到竟然只看了10集而已,虽然很希望郑渊洁老师能够成功,但讲真……诶……

很多80后90后说,《魔方大厦》是自己的童年阴影,确实如此,毕竟在中国动画里,很少见到如此灰暗的色调,以及恐怖电影般的灯光效果

那时的我们还小,看不懂里面的故事内涵,但只看画面,就是诡异+重口Cult片的结合体,像是从《电锯惊魂》里拿来的钟

冰冷灯光下的水晶棺材,和棺材里狰狞的男主

门上都是眼球的密恐画面

至今都不懂的带黑眼睛的葫芦

而且里面的人物似乎并不是为了好看而画脱离了对美感的追求每个人都是一个大大的眼白小小的眼仁,诡谲的吊梢眼处处都是

这种眼睛特别适合表达负面情绪

而在剧情上,这个动画更是充满了对现实的映射,不可明说的政治隐喻,以及卡夫卡式的黑色幽默处处可见,比如有一集叫作《装在罐头里的爸爸妈妈》,男主在通过全民选举当上市长后,将所有的爸爸妈妈关进了罐头集中营,每个罐头还会贴上爸爸妈妈的罪状

小孩们戴上了红袖章开始对大人发号施令

一开始大家都非常兴奋,结果很快事态就开始失控,没有自控力的熊孩子们得到权力后,开始随心所欲任性妄为,喊着「打打打,打个稀巴烂」的口号,将所有地方都砸了个遍

有人说这是隐喻了某卫兵们,嘘——这可不能瞎说啊

还有一集叫作「夏河银行」,在这个国家里,不允许有任何负面情绪存在,你只需快乐,其他任何情绪,都要存在银行里

简直像极了十几年前的样板戏,每个人都是积极向上,每个人都是为了国家充满干劲和笑容,甚至每个人都像是同一个流水线制造的产品,有着整齐划一的性格和特征

(/微笑中透漏着一丝恐怖/)

讲真,哪怕现在来看,这部动画的含义也是非常深刻隐晦的,对于还处于只会玩泥巴年纪的小孩子来说,不仅观感上让儿童失去了兴趣,内容上也让孩子们充满了困惑

但这就说明《魔方大厦》是个失败的动画吗?

还真不是,毕竟,谁说这部动画只给儿童看的了呢?

说到童年阴影,还有一部动画经常提到,就是《十二生肖》(/豆瓣短评/)

为什么呢?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儿童动画一直在竭尽全力避开生死这个问题,就连迪士尼也很少让反派的死亡画面赤裸裸呈现,但是在这个动画里,几乎是一集死一个生肖,每集的标题就是死亡名单,全死完就是大结局

(/《十二生肖剧照》/)

文字君印象最深的是鸡和蛇,鸡是满世界洒血拯救人类,直到最后一滴血流尽,而蛇更惨,直接被扯断

除了《十二生肖》,直面死亡的动画,在那个年代真的不少,《黑猫警长》里的白猫警官,放现在妥妥男二,结果一言不合就挂掉

以及其中一集「公螳螂死亡」,结果发现是被母螳螂活活吃掉,虽然充满了科学依据,但让大家还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可以说,那时的动画,就是「和谐」的典型反面教材,它告诉我们死亡并不美好,告诉我们负面情绪也是合理的存在,告诉我们社会有着很多无奈又可气的规则,告诉我们成人的世界藏着许多的阴暗面,它们用极其隐晦,但又极其直接的方式,将这些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所以,关于为什么这些动画成了「童年阴影」,其实你的心里早就隐约有了答案,那是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大人们不敢说的事情啊

不论是《魔方大厦》,还是《十二生肖》这样的动画从不是只给儿童的,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动画只是载体,重要的是搭载的内容,那个年代的动画,给孩子们一个窥探社会的洞口,给长大的人们一个反思的机会

对于动漫来说,「合家观赏」确实是一个需求,但却不是存在的唯一意义,郑渊洁做《魔方大厦》时认为,做动漫首先要搞清楚,每一集故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像现在的真·儿童动画一样,存在就只是为了填补那20分钟的播出时长

我们总是怀念80、90年代的作品,不论是动漫、音乐、电影,还是国产剧,都是起于情怀又高于情怀,因为有点判断力的人都可以发现,国内过去的文化产业,在创造性和故事性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那个年代的创作者,确实经历过中国发展的一些特殊时代看到过矛盾,挺过了折磨,懂得了冲突,而现在的创作者,相对来讲环境太过安逸,所以想要在文化艺术上达到一定高度

一个字:难

当然,现在的国产动画虽然举步维艰,但也总有认真努力的作品出现,曾经在微博上,人气很高的《大护法》就是之一,用豆瓣网友的话说:重要的是,这部动画在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

其他不说,文字君在写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担心说多了会让你们觉得「剧透」,仅凭这点就可以说明,它确实有剧情值得你们去看的

此外,还有一个动画也深得人心:《大世界》

不仅得了金马奖提名,还有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画风充满了今敏特有的半写实半扭曲风,有几个场景差点让文字君穿越到《未麻的部屋》

这部片子里,导演用视觉和音乐塑造了一个工业世界,到处是刺眼的广告牌和霓虹灯,这里既生机勃勃又荒诞破败,人们信仰缺失,金钱至上,现实很粗粝,情感很尖锐,虽然在效果上有点PPT感,有些表达也显得很生硬和经不起推敲,但对于十几年来的国产动画来说,这可以说是首次走出了舒适区,尝试这种极其难以把握动画类型,算是值得给出豆瓣上相比同类较高的7分

此处应有掌声

最近在微博上经常看到有人说,我们要对外「输出传统文化」,但输出了这么多年,其实只不过是「在自嗨」

从故纸堆里翻出一堆艰深晦涩的东西就叫传统,然后包装都不带包装就直接推给外国人,本国年轻人都不熟悉的古诗词,你怎么能指望征服老外

本国年轻人都不感兴趣的历史和典故,你怎么指望不懂中文的人get到其中的精髓,毕竟当日本靠着二次元,把自己的和服传播到全世界的时候,我们的人还在圈里天天撕逼谁的汉服不正宗

而且大人们似乎都有两副面孔,你说别国的动画在文化输出上十分成功,他告诉你我们也有土味十足接地气的《熊出没》,和中西结合的《汽车总动员》,你说我们想要让动画能够成为文化输出的一环,就要在深度和表达上如何如何,他们说:这都是小孩子看的玩意儿,瞎搞这些干啥?

所以啊,与其天天想着对外输出传统文化,还不如先好好想想怎么对内捡起自己的文化,文化不是任何固定的物体,但一切事物皆是文化的镜子,什么时候我们做出的一部动画,可以让儿童好奇,让青年思考,让成人感慨

那时候再想对外输出的事才比较靠谱吧

(来源:腾讯新闻 字媒体)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