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河村位于谷城县西南山区,隶属于“湖北十大名茶之乡”湖北省五山镇,版图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有4个村民小组,303户,1050人,拥有1200亩生态茶园。这些年来,堰河村注重环境整治,山林郁郁葱葱、小溪清澈见底,小楼白墙青瓦,环境干净清新,民风淳朴和善。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最佳宜居村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单位等称号,成为湖北省的明星村。
走进村子,若是看得仔细,不难发现农户门前有两个垃圾桶,一个装废纸、烂布头、废塑料等可回收垃圾,一个装农药瓶、废电池等有害垃圾。这两个为干垃圾桶。另外村民家里面还有装菜叶、茶根、剩饭、剩菜等的湿垃圾桶,用来喂养家畜家禽,或倒入菜地作处理堆肥。
与此同时,村里在沿河两岸、公路两旁及农户房前屋后广栽香樟、垂柳、翠竹、桂花等风景树和生态林,一方面明令禁止施用化肥农药,只能施用生物药品,另一方面拒绝窑烧黏土砖,只用环保免烧砖。
历史上,堰河村原本是地少山多、资源匮乏的穷山村。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堰河村 “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犯愁”。因为砍树买粮,砍柴烧饭,青山砍成了秃子山,一下大雨便形成山洪,凶猛浑浊的堰河为害一方。
堰河村党组织发挥咬定青山,艰苦创业,务实担当,敢为人先,不怕慢就怕站,小车不倒往前推的精神。发动全村群众,开荒山,建茶园。干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三年下来,发展茶园1200亩,使茶业成为全村农民摆脱贫困的支柱产业。随后又带领村民栽种杜仲、杉树、花椒、板栗等多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实行立体开发,综合利用。昔日的荒山秃岭乱草岗,变成了如今的茶成垄、树成行、果飘香的绿色银行,绿色经济成为全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如今,堰河村农户室内清洁整齐,厕所干净卫生,村组道路干干净净,村里实现了垃圾归点、柴草归院、禽畜归圈、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到处清清爽爽,赏心悦目。实行了村域居民点与田园、山林融合。无论在外观还是经济效益,都带来了堰河村的大进步,大改观。在旅游、茶业两大主产业的支撑下,养鸡、养兔、养猪、养鱼等专业户应运而生,小卖部、专卖店、直销点、小超市趁势而建。留守老人和妇女都有了就业岗位。
正如堰河村老百姓说的那样,堰河村挣的是环境钱,吃的是生态饭。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堰河村之所以能够“旧貌换新颜”首先在于当地党组织致力于转变思想求发展。以 “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特色农业发展的新思维。才让当地的农业发展适应了新的要求,才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组织形式和推进手段,带动全村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其次,事实证明以保护生态求发展是振兴农村关键所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是农业、农村健康发展的基础。以现代农业理念为引领,以生态旅游开发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以农业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园地。正是偃河村进入脱贫快车道的绝招。如该村的采茶、品茶、鲜果采摘、自酿美酒等项目,均突出以采摘体验、观光悠闲、生产加工为主题,让游客乐在其中、参与其中,提高了农民收入。
一个认真负责的党员把心思放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致力强化服务求发展。认真学习国家的每项政策,并将政策用在对村民的扶持上。从统一安置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在村居建设、脱贫规划分别给予重点倾斜,保证村内特色点位的形成,推动了农民参与发展本村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完善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效率,最终实现了政策落实,规划推动产业发展的“农村振兴战略”。
如今的堰河村,山水变成了风景,资源变成了资本,产品变成了商品,农民变成了股民,乡村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完美得到了结合,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今天如此美丽,明天更加美好。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