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一版的《国际疾病分类》,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把“游戏成瘾”列入到了精神疾病下“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之中。沉迷于打游戏真是一种病吗?世界卫生组织此举引发了社会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一些年轻人虽然知道游戏成瘾的危害,但总是不可自拔,边责怪自己边继续沉迷;一些父母因孩子沉迷游戏而忧心忡忡,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把孩子送进戒网瘾学校。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便是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回应。这意味着对“游戏成瘾”的诊断治疗有了权威依据,将对解决“游戏成瘾”问题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为什么虚拟世界会让一些年轻人沉迷其中?荷兰文化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提出,游戏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假装相信”。在游戏中,玩家自愿主动地“假装相信”自己进入的这个被构造的世界,明确地知道玩这款游戏的目的是什么,知道为了达成目的需要做多少努力,也知道在这过程中会遇到多少困难。
在游戏中,年轻人能忘掉痛苦,体验快乐:危机四伏的地图终会因“我”而和平,凶神恶煞的怪兽也会被驯服。游戏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必然成功的自己,使一些年轻人欲罢不能。
并不是所有热衷游戏的行为都可以诊断为“游戏成瘾”。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游戏成瘾”诊断标准,它必须符合无法控制地打电玩、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时间等条件,而且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有专家明确表示,“游戏成瘾”总体流行率很低,不是所有沉迷游戏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游戏成瘾”。
然而,为治疗孩子所谓的“游戏成瘾”,一些家长将孩子送进不正规的治网瘾机构,这些非法机构往往采取封闭式管理、军事化管理、高强度体能训练等方式,而且收费不菲。虽然最终孩子的网瘾可能是治好了,但却是以身心受损为代价。对这些以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代价的非法治网瘾机构,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严管是必要的。
与此同时,关于“游戏成瘾”被列为精神疾病的意义,家长不应片面理解,一味“堵”的方式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要知道,孩子沉迷游戏跟家庭环境关系非常大,一些家庭父母没空管孩子、陪孩子,这也会导致孩子在游戏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一旦有空,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丰富多彩又有意义的计划,并且陪伴孩子共同完成,让孩子脱离对游戏的依赖。
对年轻人来说,可以多多尝试各种不同的业余活动,如跑步、篮球、游泳、跳舞、书法等,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届时,你会发现,在现实世界中取得成功之后的获得感,比赢得游戏胜利更加深刻、更加持久。毕竟,不论虚拟世界能带来怎样的精神愉悦,现实生活中的奋斗才能给我们真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