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谷城县已有12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和竣工,项目总投资达28.91亿元。与此同时,该县汽车零部件、循环经济、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凸显、活力迸发,县域内2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手握百亿元订单满负荷生产。“这些良好态势,是谷城县立足厚实工业基础优势、提升工业强县建设水平,所集聚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呈现的蓬勃向上新活力,涌动的经济火爆新希望。”2月12日,谷城县委书记伍义兵满怀信心地说。
2019年,谷城县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8%以上,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以上,外贸出口增长8%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以上的发展蓝图。
按照预期目标,该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量质双升、绿色崛起思路,多措并举,担当担责,攻坚克难,以实实在在的高质量发展,使谷城综合实力更强、内在品质更高、示范作用更大、社会形象更好。
2月13日,湖北银纺集团员工在新投入使用的纺纱设备上忙着生产。据悉,2018年,银纺、石纺、富仕等企业共投入1.38亿元,新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纺织生产设备,使产能同比增长10%,生产效率提高25%。 通讯员 阮班明 摄
夯实底盘 坚定不移做实有效投资
聚焦精准抓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标准不降,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到投资额增长12%以上。树立“没有招商条件高不高,只有项目值不值”理念,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发展账,推动招商方式从过去拼资源、拼政策、拼酒量向拼服务、拼环境、拼质效转变,以更解放的思想、更开阔的思路、更多样的办法、更扎实的工作,真正让项目招得来、资金引得进、企业留得住。健全完善“1+3+N”联合招商机制,抢抓沿海企业新一轮战略调整机遇,大力开展全产业链招商。聚焦一汽凌源整车配套、东风公司四大主机厂配套、骆驼动力电池配套以及国牌资源、生态优势,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优质项目落户谷城。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服务,让企业感到宾至如归。完善重资产招商机制,清理盘活存量土地、厂房资源,搭建重资产招商平台。完善专业化招商机制,探索开展市场化招商,组建专业化招商公司,提升招商实效。完善督办考核机制,坚持“日晾晒、周通报、月督查、季调度、年考核”,定期督办招商项目签约、落地、达产情況,促进招商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投产。
聚焦质量抓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建设一号任务不动摇,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主动对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规划,找准结合点,积极谋划向上申报,争试点、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力争汉江生态经济带策划项目投资突破2000亿元、全年争取政策性资金增长20%以上。在提高项目服务质量上,强化领导包保、秘书服务、协调督办、路线图管理等机制,继续坚持项目月度督办、季度晾晒、集中签约开工竣工等行之有效的项目推进方式,倒逼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优化重点项目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
聚焦环境抓民间投资。严格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兑现《谷城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更好地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企业家,积极营造尊重创新创造、尊崇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氛围,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事、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让广大投资者实实在在感受到投资谷城更安全、更公平、更便利。
2月12日,武汉朗弘热力技术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刚刚建成的生产线上进行试生产。 据悉,该热交换系统制造项目建在谷城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5亿元,从引进建设到投产只用了4个月时间。全部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热交换系统生产基地。 通讯员 阮班明 摄
激发活力 坚定不移振兴实体经济
深入实施技改提质工程,抓好投资过千万元的技改项目建设的跟踪调度,做好小进规、退复规工作,积极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推进一汽凌源、三环车桥、三环锻造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打造“中国(车)桥城”“亚洲锻造中心”;大力发展再生铅、再生铝、再生钢铁、再生塑料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产业,提高再生资源产业集约发展水平;培育壮大高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产业,打造新型建材循环产业链;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电池生产基地、鄂西北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鄂西北最大的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和废旧资源交易信息中心,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扩大农产品加工优势,积极创建农产品深加工强县。
加快特色园区提档升级。以汽车零部件和再生资源两个市级特色产业园为重点,按照“产城融合”思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推进新型蓄电池、三环、再生资源、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示范、杨溪湾精密铸造等六大工业园全面提档升级,建成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要建设好中国有机谷产业园,实现有机产业集聚发展。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化工园区,推动谷城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加快推进企业转型。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对100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施制造业标准提升工程,支持企业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实施精品名牌创建工程,培育“工匠精神”,打造“百年老店”;实施服务型制造工程,加快“互联网+工业”普及应用,推行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模式;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绿色工厂、绿色食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建设,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加快企业成长壮大。重点实施“151512”工程,着力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过50亿元、过10亿元、过5亿元、过亿元和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以上企业,全年新增过10亿元企业1家、过5亿元企业5家、过亿元企业6家、过2000万元企业7家。推进15家企业进入“龙腾计划”,培育20家隐形冠军企业。突破性发展电商产业。以电商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为核心,逐步提升中国有机谷四大园区功能,争取新入驻电商企业100家以上,实现网上交易额14亿元以上。加快现代物流园和村镇电商网点建设,形成与电商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构建“多园、多层、多点、多渠道”的电商发展空间布局。
突破性发展生态旅游业。围绕“谷城,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战略定位,强化全域旅游理念,提升旅游产业战略地位,推动景区旅游、乡村旅游齐头并进、优势互补、城乡一体发展,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和省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要加快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推进旅游业发展。要加快薤山旅游公司、茨河综合旅游开发、城关樱花谷、庙滩华鲟庄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南河镇要积极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茨河镇要积极创建全省旅游名镇,五山堰河要加快创建4A级景区,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玉皇剑景区、冷集团湖百花岛要积极创建3A级景区,金牛寺、老君山等旅游资源较好的村要积极创建省级旅游名村。要加大旅游营销力度,继续办好堰河年货节、茨河美食节等节庆活动,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融合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中国有机谷谷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自然优势的优质农产品,扩大茶叶、油茶、蔬菜、休闲农业等产业优势,积极创建绿色生态种养加示范区。要加快“三品一标”基地建设,打造有机知名品牌,壮大有机产业规模。全年新建“稻虾共作”基地2万亩,创建高效标准茶园3万亩。要突出生态特色,大力发展黑猪、土鸡养殖,打响“银谷城本味”品牌,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稳步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提升乡村产业实力。
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茂顺、汉家刘氏、玉皇剑、正全、谷城本味等企业加快技改提质和品牌培育,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到6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推进农业与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全面融合,着力打造“金牛寺—万家营—老君山”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培育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广订单生产、农超对接和“互联网+农产品”电商模式,推进电商进村、快递下乡,拓展农村消费。
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主体力量。深入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促进城市资本、技术、人才与农村资源高效对接,带动农业多种功能综合开发。要加快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加快汉江沿岸复绿建设,完成人工造林3万亩、森林抚育10万亩。
在此基础上,坚定不移加快城镇建设。坚持文化引领,通过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城市,推进乡镇特色发展,不断提升城镇品质品位;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1%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18件以上;坚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坚战,特别是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上,坚持力度不减、政策不降、措施不变、监管不松,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确保顺利通过脱贫摘帽验收。
…新闻链接…
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
2018年,谷城县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5.1亿元,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247.1亿元,增长11.9%,增幅全市第一;实际外商直接投资4426万美元,增长8.5%;外贸出口19114万美元,增长33.1%。今年1月,谷城县在全省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2018年,谷城县引进的东风公司、法国威立雅、一汽集团3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相继投产。谷城连续六年荣获全省投资和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奖。新增9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汉家刘氏获湖北汉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直接股权融资。科技支撑能力增强,2018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品25个。专利授权达176件,增长226%,企业专利占比突破60%。三环锻造、金洋资源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总数达到9家。
工业增值税总量全市第一。汽车零部件、再生资源产业成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再生资源园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骆驼集团继续保持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地位。三环锻造成为全市唯一荣获长江质量奖企业、国家出口基地核心成员企业、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家企业进入湖北民企百强,4家企业进入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通过国际商标注册3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7件。
(来源:襄阳日报 通讯员 李湘运 阮班明 朱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