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陷于才华,忠于人平

云上谷城 2019-08-16 09:53

闭门谢客

当名声如日中天之时,钱锺书却选择了闭门谢客。他不愿意被采访,不愿意被访问,不愿意被过多溢美之词包围,不愿意回复友人书信,这都只是源于他的那一点狷介,那一点“闭门造车”的精神,那一点“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劲头。正如杨绛所说:他只是想踏踏实实做学问,低调做事。

他是宁可门可罗雀,也不愿门庭若市的。世界上有如此多的人给予他如此高的赞誉,有如此多的高等学府邀请他前往任教,他都一概置之不理,坚决请辞。

晚年的他已是声名累累,无论是《围城》的盛况空前,红遍大江南北,还是他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以及他十年磨一剑的国学著作,都为他博得了深厚的名望。

然而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恣肆,钱锺书仍只是活在自己与书籍的世界里,“钱学”热闹非凡,“钱学”的中心人物钱锺书却是静默寡然,不为所动的。

他不写自传,不愿被采访,拒绝拍纪录片,避免交游广阔,鸿雁传书。凡此种种,被人视为清高者有之,被人视为孤绝者有之,被人视为专心于学问者亦有之。而他只是笑对一切,并不言语,兀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也正因为是这份处变不惊的学者态度,才能造就那一份88岁的高寿。

然而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钱锺书亦不例外。钱锺书逝世是在一九九八年,此前,病痛已经伴随了他很长时间。

他的最末几年几乎都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连想回一回家,看一眼曾经的居所都成了偌大的奢望。

所幸在此期间,钱锺书并未被疾病打倒,而是乐天知命。这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使得他病榻上的生活,没有常人眼中的那般悲观绝望。

当然,这也得益于贤内助杨绛的里外应和──这老来的病痛,倒成了闭门谢客的好缘由。

杨绛打趣说,钱锺书病倒之后,她为了他的身体,谨遵医嘱,谢事谢客,甘愿当他的“拦路狗”。在疾病面前仍不失幽默风趣,其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那些原本明知钱锺书不喜见人交游却仍时不时去拜访打扰、频繁去信乃至突袭上门采访的人,因了他的病,也就不好再去频繁打扰了,即使仍有“不识时务”的,也被杨绛不辨亲疏地硬是拦下了。此番,钱锺书可谓病里偷闲,乐得闭门谢客了。

对于病痛,钱锺书不能选择,那么便坦然面对,笑对病老了。

钱锺书也曾作诗:“病余意气尚骞腾,想见花间着语能。”

于此,他无恃无惧,只管谨遵医嘱,谢事谢客。病榻上的浮生半日闲得之不易,更当好好利用,方不辜负此特殊时光。

老来丧女

面对自己的疾病,钱锺书可以坦然面对,然而面对自己和杨绛两人唯一的女儿钱瑗的离世,却着实难以接受。

一年前还神采奕奕、活蹦乱跳的女儿,“我们仨”中缺一不可的女儿,就这样因为癌症,先钱锺书一步离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大抵是最无法抗拒的。虽然钱锺书也深知生老病死是自然常态,无法强求,但是在这个残酷的事实面前,他还是不能够像面对自己的病痛一样云淡风轻。

杨绛在这一过程中是背着最大的痛,行着最重的责的。不但要奔波于两个医院之间探望照顾家中的这两位病人,还要照顾到两边的心理,小心翼翼,话不能多说,多说一句就可能是伤害。

当钱瑗病逝的噩耗传来时,杨绛选择了隐瞒真相,独自承受丧女之痛。一个月之后才告知钱锺书。因为“告诉他很残酷,不告诉他更残酷”。

后来,杨绛写下了名作《我们仨》。其实《我们仨》本来是钱瑗病中写的一篇家庭回忆录。可是,病痛的折磨,没能让她继续写下去。

一九九七年早春,钱锺书夫妇唯一的爱女钱瑗逝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有感于此,杨绛提笔续写了钱瑗的《我们仨》。

在《我们仨》里,杨绛写自己做了个“万里长梦”:一家人相聚相守,又在人生的“古驿道”上相散相失,只余她一人无尽思念。

对于钱瑗,在父母的眼中,是会“七十二变”的。杨绛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钱锺书则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

而对于父亲,在钱瑗眼里则是这样的:“我和爸爸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这一家子的活泼逗趣跃然纸上。

钱瑗生前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她治学严谨,开创了英语“文体学”。她逝世后得到许多学生、同事的缅怀。他们说:“我们不会忘记钱瑗。”

钱瑗离世八年后,她的两位香港学生回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捐款一百万港币,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另一位在《香港文学》上刊出了《纪念钱瑗专辑》。

钱瑗在世时已有言在先,死后不留骨灰。然而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师生舍不得钱瑗离开,没能遵从遗愿,还是将她的一部分骨灰带回了校园,埋在文史楼西侧她每天走过的一棵雪松之下。

泰岱鸿毛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钱锺书先生因病去世。他的葬礼只有杨绛先生和一些亲友参加,极尽简单之能事。在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便用余下的时光整理他的著述,回忆一家三口共度的时光。

虽然钱锺书先生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文化遗产就如同他本人一样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过。无论是《围城》的讽刺幽默,还是《管锥编》、《谈艺录》的深厚博学,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钱锺书一生“恃才傲物”,对人品学问都有自身的一套严格标准。唯独对杨绛不吝溢美之词,称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就连他的名作《围城》,也是在看完杨绛的喜剧之后,才萌生了写作一部小说的想法。

而在他提笔写作的过程中,杨绛既是红颜知己,又是陪读书生,总是给予钱锺书不少灵感与快慰。

钱锺书在世时,杨绛尽心尽力,钱锺书去世后,杨绛更是无暇他顾,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关于钱锺书的事情上。她回忆一家三口的生活,写下了大量的回忆散文佳作。

杨绛曾写过一本名为《走在人生边上》的书,想来也是对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的一种应和与回忆吧。他们都深谙“人生边上”的哲学,因而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钱锺书曾经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整个人类努力的进程:“我们希望他来。我们希望他留。我们希望他再来。”

我想,我们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我们对于钱锺书的敬意──我们希望你来,我们希望你留,我们希望你再来。

-【结语】-

钱锺书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但他的事迹却会代代相传。从年幼的孩童,到留洋英法的青年学子,再到埋首书海的中年学者,最后成为白发苍苍却目光如炬的智者,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样端正与坦荡。

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不懂得韬光养晦,不懂得委婉敷衍,不懂得掩饰自己嘴角上的鄙夷与不屑。他清高,他骄傲,他挥斥方遒却又淡泊宁静。

也许,他并非是高高在上的鸿儒巨擘,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平凡书生。

来源:十点读书会

责任编辑:赵蕾


闭门谢客

当名声如日中天之时,钱锺书却选择了闭门谢客。他不愿意被采访,不愿意被访问,不愿意被过多溢美之词包围,不愿意回复友人书信,这都只是源于他的那一点狷介,那一点“闭门造车”的精神,那一点“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劲头。正如杨绛所说:他只是想踏踏实实做学问,低调做事。

他是宁可门可罗雀,也不愿门庭若市的。世界上有如此多的人给予他如此高的赞誉,有如此多的高等学府邀请他前往任教,他都一概置之不理,坚决请辞。

晚年的他已是声名累累,无论是《围城》的盛况空前,红遍大江南北,还是他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以及他十年磨一剑的国学著作,都为他博得了深厚的名望。

然而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恣肆,钱锺书仍只是活在自己与书籍的世界里,“钱学”热闹非凡,“钱学”的中心人物钱锺书却是静默寡然,不为所动的。

他不写自传,不愿被采访,拒绝拍纪录片,避免交游广阔,鸿雁传书。凡此种种,被人视为清高者有之,被人视为孤绝者有之,被人视为专心于学问者亦有之。而他只是笑对一切,并不言语,兀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也正因为是这份处变不惊的学者态度,才能造就那一份88岁的高寿。

然而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钱锺书亦不例外。钱锺书逝世是在一九九八年,此前,病痛已经伴随了他很长时间。

他的最末几年几乎都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连想回一回家,看一眼曾经的居所都成了偌大的奢望。

所幸在此期间,钱锺书并未被疾病打倒,而是乐天知命。这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使得他病榻上的生活,没有常人眼中的那般悲观绝望。

当然,这也得益于贤内助杨绛的里外应和──这老来的病痛,倒成了闭门谢客的好缘由。

杨绛打趣说,钱锺书病倒之后,她为了他的身体,谨遵医嘱,谢事谢客,甘愿当他的“拦路狗”。在疾病面前仍不失幽默风趣,其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那些原本明知钱锺书不喜见人交游却仍时不时去拜访打扰、频繁去信乃至突袭上门采访的人,因了他的病,也就不好再去频繁打扰了,即使仍有“不识时务”的,也被杨绛不辨亲疏地硬是拦下了。此番,钱锺书可谓病里偷闲,乐得闭门谢客了。

对于病痛,钱锺书不能选择,那么便坦然面对,笑对病老了。

钱锺书也曾作诗:“病余意气尚骞腾,想见花间着语能。”

于此,他无恃无惧,只管谨遵医嘱,谢事谢客。病榻上的浮生半日闲得之不易,更当好好利用,方不辜负此特殊时光。

老来丧女

面对自己的疾病,钱锺书可以坦然面对,然而面对自己和杨绛两人唯一的女儿钱瑗的离世,却着实难以接受。

一年前还神采奕奕、活蹦乱跳的女儿,“我们仨”中缺一不可的女儿,就这样因为癌症,先钱锺书一步离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大抵是最无法抗拒的。虽然钱锺书也深知生老病死是自然常态,无法强求,但是在这个残酷的事实面前,他还是不能够像面对自己的病痛一样云淡风轻。

杨绛在这一过程中是背着最大的痛,行着最重的责的。不但要奔波于两个医院之间探望照顾家中的这两位病人,还要照顾到两边的心理,小心翼翼,话不能多说,多说一句就可能是伤害。

当钱瑗病逝的噩耗传来时,杨绛选择了隐瞒真相,独自承受丧女之痛。一个月之后才告知钱锺书。因为“告诉他很残酷,不告诉他更残酷”。

后来,杨绛写下了名作《我们仨》。其实《我们仨》本来是钱瑗病中写的一篇家庭回忆录。可是,病痛的折磨,没能让她继续写下去。

一九九七年早春,钱锺书夫妇唯一的爱女钱瑗逝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有感于此,杨绛提笔续写了钱瑗的《我们仨》。

在《我们仨》里,杨绛写自己做了个“万里长梦”:一家人相聚相守,又在人生的“古驿道”上相散相失,只余她一人无尽思念。

对于钱瑗,在父母的眼中,是会“七十二变”的。杨绛说:“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钱锺书则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

而对于父亲,在钱瑗眼里则是这样的:“我和爸爸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这一家子的活泼逗趣跃然纸上。

钱瑗生前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她治学严谨,开创了英语“文体学”。她逝世后得到许多学生、同事的缅怀。他们说:“我们不会忘记钱瑗。”

钱瑗离世八年后,她的两位香港学生回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捐款一百万港币,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另一位在《香港文学》上刊出了《纪念钱瑗专辑》。

钱瑗在世时已有言在先,死后不留骨灰。然而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师生舍不得钱瑗离开,没能遵从遗愿,还是将她的一部分骨灰带回了校园,埋在文史楼西侧她每天走过的一棵雪松之下。

泰岱鸿毛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九日,钱锺书先生因病去世。他的葬礼只有杨绛先生和一些亲友参加,极尽简单之能事。在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便用余下的时光整理他的著述,回忆一家三口共度的时光。

虽然钱锺书先生去世了,但是他的精神文化遗产就如同他本人一样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过。无论是《围城》的讽刺幽默,还是《管锥编》、《谈艺录》的深厚博学,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钱锺书一生“恃才傲物”,对人品学问都有自身的一套严格标准。唯独对杨绛不吝溢美之词,称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就连他的名作《围城》,也是在看完杨绛的喜剧之后,才萌生了写作一部小说的想法。

而在他提笔写作的过程中,杨绛既是红颜知己,又是陪读书生,总是给予钱锺书不少灵感与快慰。

钱锺书在世时,杨绛尽心尽力,钱锺书去世后,杨绛更是无暇他顾,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关于钱锺书的事情上。她回忆一家三口的生活,写下了大量的回忆散文佳作。

杨绛曾写过一本名为《走在人生边上》的书,想来也是对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的一种应和与回忆吧。他们都深谙“人生边上”的哲学,因而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钱锺书曾经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整个人类努力的进程:“我们希望他来。我们希望他留。我们希望他再来。”

我想,我们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我们对于钱锺书的敬意──我们希望你来,我们希望你留,我们希望你再来。

-【结语】-

钱锺书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但他的事迹却会代代相传。从年幼的孩童,到留洋英法的青年学子,再到埋首书海的中年学者,最后成为白发苍苍却目光如炬的智者,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那样端正与坦荡。

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不懂得韬光养晦,不懂得委婉敷衍,不懂得掩饰自己嘴角上的鄙夷与不屑。他清高,他骄傲,他挥斥方遒却又淡泊宁静。

也许,他并非是高高在上的鸿儒巨擘,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平凡书生。

来源:十点读书会

责任编辑:赵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